發(fā)布時間:2017-12-13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1831次
12月30日 ,金壇市“科學課堂探究材料的組織,使用和效果評估”課題組在儒林中心小學開展了課題的第六次研討活動。上午,先由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公開教學研討,分別由薛埠小學的顧桂鳳老師執(zhí)教《什么叫機械》、涑瀆小學的周文杰老師執(zhí)教《登月之旅》、茅麓小學的鄧云老師執(zhí)教《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下午,課題組的成員針對上午的三節(jié)課堂教學進行專題研討。
對于什么叫機械,顧桂鳳老師并沒有簡單地講述,而是以平均分水果活動入手,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初步認識利用工具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通過找一找哪些是機械,幫助學生感知機械的概念: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讓學生動手操作沒有利用機械和利用機械完成相同任務(wù),讓學生自我感知兩種情況下感覺的不同,達到親自體驗,不空洞說教的良好效果,并進一步鞏固機械的概念。整個教學過程銜接過渡自然,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高,興趣濃厚。
周文杰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月亮的圖片,并讓學生說說古代關(guān)于月亮的成語或神話傳說,激發(fā)學生對月亮的探究熱情,同時引出課堂的課題——月球。通過觀看隕石或流星撞擊月球表面的圖片,知道隕石坑和環(huán)形山。同時,提出環(huán)形山的大小為什么不一,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猜測隕石坑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并進行實驗探索。整個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次分明,探究活動指導到位,學生較容易理解與掌握。
鄧云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了大膽合理的改選,設(shè)計了一個大的故事情境,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鄧老師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自制情境拋出問題“如何救落水的老師”,讓學生說方法,學生積極性高興趣濃。隨后用自制的面團和裝有香油的玻璃瓶作為研究對象,在教學時,將一小塊面團和玻璃瓶分別放入水中,讓學生猜測并思考如何讓面團和玻璃瓶浮上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自己的猜測進行實驗,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自主學習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最后將雞蛋放入鹽水中,發(fā)現(xiàn)雞蛋浮起來了,提出問題“這是為什么?”并思考如果換成糖,雞蛋也會浮起來嗎?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出課堂,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拓展科學探究的內(nèi)容。
下午課題組成員就上午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了評課與交流,會上各種思想碰撞,各成員收獲頗多,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教師在教學前要“吃透”教材,對教學內(nèi)容中科學的概念和原理要明確、理解、掌握。
2、實驗之前,教師的要求要明確,指導要到位。
3、實驗材料的選擇要簡單,有實效性,能為課堂教學服務(wù)。
4、材料出示的時間要恰當。
5、充分考慮學生設(shè)計方案的能力,可放手讓學生自行設(shè)計,教師就充當指導者,必要時扶一扶。
6、合理調(diào)配好科學探究活動,無論是用書本上原有的探究活動還是自己選擇新的探究活動,都要服務(wù)于教學。
課題組成員積極互動、直面交流,就課堂中的一些焦點、難點、問題進行了熱烈的研討,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託夥諠夂?,研究效果好。最后,金城中心黃海燕老師進行了總結(jié),說明了近期小學科學課題組完成的工作,布置了下階段的研究任務(wù)及了解個人的網(wǎng)站建設(shè)情況?! ?SPAN lang=EN-US>
昨天訪問: 187730 ?| ?今天訪問: 35794 ?| ?本月訪問: 6567299 ?| ?上月訪問: 6788709 ?| ?訪問總數(shù): 21360338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wù)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