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2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1838次
金壇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意見(試行)
(當前一個時期,學校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和落實措施:1、各校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任化師資建設作為當前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加以落實;2、要把校本化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規(guī)劃實施;3、切實加強課程管理,嚴格按照我市的課程計劃加以實施,不得任意刪減課時,不得擠占挪用;4、加強校本教研和片級教研的計劃和實施工作;加強學校課程實施的組織建設和教研組建設;)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課程改革中最生動、自由、最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一門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開發(fā)和實施也是當下學校課程建設的一個重難點工作,為加速我市各校綜合實踐活動常態(tài)化實施,提高實施質量,特制定本意見。
一、課程校本化開發(fā)和實施的基本條件要求
1、要對已開發(fā)的活動按課程的要求進行規(guī)范梳理,提煉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資源,根據(jù)學生實際,適度調適;要加強基地建設含地方特色資源的優(yōu)化利用,積極開放學校圖書室、微機房、實驗室等資源;要建立并完善綜合實踐活動學校網絡建設,開辟班級活動平臺。
2、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政策支持。三級課程管理體制使學校真正成為了課程管理的主體。學校要打破時間、空間、學科、教師的壁壘,為課程開發(f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加強教師課程開發(fā)的權責和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教師執(zhí)行力,杜絕占課、挪課等現(xiàn)象。
3、在保證任教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人員的持續(xù)性上逐步優(yōu)化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人員配備,近年內要配備好一定數(shù)量的課程專任教師,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與探索,努力營造一支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教師團隊。
4、要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多樣的教育觀和實踐的自由,發(fā)揮學校教師團隊的智慧,共同致力于實現(xiàn)旨在青少年兒童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收獲更高品質的學習。
5、提高課程的適切性和發(fā)展性,保證課程結構的均衡性,要科學合理的適用好《勞動與技術》教材,但不是唯一,要在《綱要》設定內容的基礎上從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建立基本的課堂教學活動規(guī)范,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和效果。
二、校本化課程的規(guī)劃
1、教師配備
目前情況下,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老師一般由班主任兼任,科任老師協(xié)助或輔導,各校在近年內必須配備好綜合實踐活動專職老師,有條件的學??善刚埿M廨o導員。提倡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開發(fā)團隊,團隊中至少包含一名主抓教育教學的校長、教導處成員,各校要完善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建設。
2、課時、時間安排:
我市各學校要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三四年級每周二節(jié),不包括信息技術;五六年級每周三節(jié),初中七八九年級按照二一二安排課時,不包括信息技術。不得擠占挪用。綜合實踐課程實行一定的彈性課時制度,學校在制定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過程中,可以將彈性化時間制度改革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安排課時比例,長短課時(大課60分鐘,中課40分鐘,小課30分鐘,微課時15分鐘)制結合,靈活的安排在周課表中,但總課時數(shù)不得少于此必修課規(guī)定時數(shù)。
3、實踐模式
立足三個維度,嘗試從四大指定領域和非指定領域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規(guī)律,建立科學的實踐模式。
三、校本化課程的設計
關于課程開發(fā)內容的設定與方案的設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規(guī)定課程結構時作出了如下闡述: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其內容結構主要遵循三條線索: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
我市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設定如下:《勞動與技術》省編教材
自選主題, 長線活動1個、短線活動2個(指定領域和非指定領域)
自選主題中的長、短線活動內容,各??梢罁?jù)本校區(qū)域特點,基于兒童,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方案設計必須要經歷集體研討和審議決定的過程。必須要按課程開發(fā)的目標對學校、對班級的課程結構、課程模式等要素進行規(guī)劃、設計。提倡集體備課,每班每學期備課課時數(shù)不得少于30課時,備課要求見《金壇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規(guī)細則》。
具體課堂教學表現(xiàn)在: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主題方案的設計包括,主題由來(活動主題的產生方式)、活動目標、活動方式、活動對象(適用年級)、活動時間(課時數(shù))、長線活動含每課時活動內容的具體安排,活動過程、評價、注意事項等。
2、課堂教學設計要基于學生需求,把握課程特性,遵循綜合性、現(xiàn)實性、開放性等原則,以知識或者活動為主線規(guī)劃教學內容,體現(xiàn)課程開發(fā)的整體性;能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踐需要及領域特征,對主題活動的目標、教學的方式等進行調試和調整,使其更具有適切性。
如:清清小河我們的家(長線活動)
適用對象:五年級
指導方式:以主題為單元,分項目實施指導活動
指導時間:每周二、四
內容安排:
時間 周次 | 內容 | 目標 | 活動 方式 | 課時 | 教師 指導 |
二 | 區(qū)域探險 | 了解家鄉(xiāng)的水域分布情況,能用平面圖表示 | 實踐 畫圖 | 2 | 觀察 平面圖的畫法 |
三 四 | 我眼中的水世界 | 能記錄家鄉(xiāng)池塘的一到兩個故事。能對一個池塘的水域情況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 | 采訪 觀察 | 4 | 采訪 觀察 |
五 六 | 區(qū)域水域的演變 | 通過采訪了解水域的變遷史;在小調查活動中猜想水域變遷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 | 調查 | 4 | 調查 |
七 八 | 我給小魚安個家 | 能用凈化的辦法給小魚按個家,初步了解水生物環(huán)境的重要性 | 對比 實驗 | 4 | 實驗 指導 |
九 十 | 我們平時喝什么水 | 了解自來水和純凈水的來歷;能初步辨別這兩種水。 | 參觀 實驗 | 4 | 參觀 實驗 |
十一 十二 | 美麗的池塘世界 | 能用畫畫、表演、作詩等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池塘的喜愛之情 | 表演等 | 4 | 排練 表達等 |
3、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設計,每節(jié)課按單位時間(小學40分鐘,中學45分鐘)設計,課時教案含活動的目標、內容、活動方式與實施過程、評價等要素,課堂教學內容要著重設計好每個單元活動中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師的指導策略。課堂教學要重視真實的問題情境,問題的解決和學生自我的教育。
4、每次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處理好校內外的鏈接,分析校內外學生實踐活動的環(huán)境,需求,作出科學、合理的安排。各校要建立校外活動保障機制,各項戶外活動前要制定安全預案,進行安全教育。在教師配備上,原則上每六名學生配一名校外實踐輔導老師。
5、關于室內實踐活動,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能力,基于學生的需求給予科學的方法指導,為后續(xù)活動提供支持,方法指導如調查法、觀察法、資料的整理等;關于室外實踐活動,安排項目要切實可行,人員配備要科學,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和他人的活動興趣、特長和便利性等因素組建活動小組,尋找合適的指導老師;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活動器材,如果需要,教師可聯(lián)系好實踐對象,發(fā)放給學生便于活動的圖表的紙質材料,如觀察記錄表等,降低學生校外活動的難度;要重視并做好安全教育,要幫助學生預測每次活動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好安全計劃。
四、校本化課程開發(fā)的組織實施
學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的主體,學校領導是課程的推動者、決策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因此學校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健全管理制度、并以必要的經費為保障,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總體設計,在師資配備、資源統(tǒng)籌、課程實施、目標落實等方面嚴格管理。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更確切的說是教師,不限于教師個體,更在于教師群體。因此在落實領導責權的同事,還要特別關注教師的權責,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程開發(fā)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有參與課程規(guī)劃的權利;參與課程內容選擇的權利;開發(fā)課程資源和評價的的權利,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程開發(fā)實施時,要遵循:
1.跟蹤了解學生的活動進程,觀察學生的活動狀態(tài)。
2.傾聽學生的真實體悟,真誠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議。
3.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及時修整活動計劃。
4.指導學生收集處理資料的方法。
5.引導學生學習社會交往。
6.培養(yǎng)過程記錄習慣,保存活動原始資料。
7.搭建階段性交流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及時反思。
8.引導學生活動的繼續(xù)與深入開展。
努力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力爭做到權力下放,自主驅動;研培并舉,多元溝通;資金扶持,適當激勵;完善制度,確保落實。
五、校本化課程開發(fā)的效果評價
評估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學校層面看:
要關注多元視角,全面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的成果,借助一定的評價方法如檔案袋評價,動態(tài)地把握課程開發(fā)的整個過程。始終堅持學生發(fā)展評價與教師發(fā)展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嘗試建立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檔案袋,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資源包。搭建交流平臺,如網絡平臺、現(xiàn)場觀摩,積極推廣校本經驗。
從課任教師層面看,在主題活動實施開發(fā)過程中,教師要
1.引導各小組確定最佳的成果呈現(xiàn)形式。
2.協(xié)調各小組做好成果展示的內部配合工作。
3.指導各小組做好成果展示的物質準備工作。
4.對學生的成果和展示給予積極肯定。
5.指導各小組做好成果展示過程中的記錄工作
6.指導各小組做好活動的評價工作。
7.對學生的活動材料及時歸檔,以備后用。
評價事物的成效需要從事物本身的價值定位進行思考,各??砂颜n程開發(fā)的目標作為評價的依據(jù)和內容,切實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維度做好評價工作。
我中心將從質量監(jiān)控和常規(guī)調研等方面全面了解各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狀況。
昨天訪問: 306739 ?| ?今天訪問: 321423 ?| ?本月訪問: 7974248 ?| ?上月訪問: 14634444 ?| ?訪問總數(shù): 26457088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