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2-24 信息發(fā)布:孔惠萍 瀏覽量:2195次
——記金壇區(qū)2019、2020小語新教師第十次培訓活動
帶著些許春寒料峭的寒意,2022年2月23日上午,金壇區(qū)2019、2020小學語文新教師第十次培訓活動在教師發(fā)展中心孔蕙萍老師、陳秋云老師的組織下如期在東城實驗小學報告廳舉行。
本次活動立足低段,以同課異構的形式展開。在課堂研討環(huán)節(jié),來自不同學校的四位二年級老師逐一進行了課堂展示,教學內(nèi)容為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千人糕》。
一上午的時間,東城實驗小學吳任、段玉裁小學張書珩、春風小學聶倩文、孟小雨四位老師以《千人糕》進行同課異構,四位老師教態(tài)大方,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流暢自然。
首先,來自東城實驗小學的吳老師以談話的方式圍繞“糕”娓娓道來,通過生活化的語言引導學生對課題提出疑問,并能根據(jù)扎實的字詞教學把千人糕的所需材料、制作工序串聯(lián)在一起,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
緊接著,來自段玉裁實驗小學的張老師從圖片導入,分別從糕的種類和形聲字兩方面來引入糕的制作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緊扣字詞教學,通過隨文識字、圖文結合和結合句子理解詞義三種方法將字詞教學落到了實處,同時用魔法塊分解記憶法讓學生快速掌握了記憶上下結構的字的方法。
來自春風分校的聶老師也是看圖片,談糕點,圍繞“千人糕究竟是什么?”一步步引導學生找出孩子和爸爸的對話,從兩人的交談內(nèi)容中體會出孩子的心情變化,從而引起學生們對第二課時的興趣。為他們團隊另一名教師執(zhí)教第二課時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最后,來自春風分校的孟老師緊隨其后,開始《千人糕》第二課時的教學,由復習字詞導入,進一步帶著學生思考:米糕是怎么做成的,接著播放視頻讓學生說說農(nóng)民們在米糕各個制作環(huán)節(jié)所做出的具體勞動,體會一絲縷的來之不易。最后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的各項勞動,借此讓學生們的體現(xiàn)更立體,更深切。
課堂展示結束后,孔老師對四節(jié)課進行了簡評,肯定了新老師們對文本的解讀和裁剪的用心,對各自所在團隊備課中體現(xiàn)出來的協(xié)作精神進行了表揚,與此同時,也對新教師們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對之后的評課作業(yè)和粉筆字作業(yè)進行詳細的布置與要求。孔老師提醒我們思考字詞教學怎樣在課堂展開、課后練習如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同時這是第一次在新教師展示課呈現(xiàn)第二課時教學,也提醒我們關注每個課時的功能和教學側重點。
這次活動為新教師們提供了又一個展示課堂教學的機會,讓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新教師們將不斷鞭策自己,取得長足的進步!
(東城實驗小學 唐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