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6-12 信息發(fā)布:房小科 瀏覽量:2434次
“長方框里一條梁,串串珍珠里面藏。珍珠跳上又跳下,千變萬化似魔方。”
為了加強珠心算教育實驗的實施與研究,進一步提高珠心算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為了更好地促進區(qū)域幼小銜接活動的有效開展,6月9日全天,“金壇區(qū)珠心算教學研討暨幼小銜接活動”在華羅庚實驗學校如期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金壇區(qū)小學數學教研員、珠心算實驗學校的教師代表、華羅庚實驗幼兒園教師代表們共同參與?;顒臃秩齻€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課堂觀摩 聚力共研
活動伊始,由西旸小學的紀佩樺老師和華羅庚實驗學校的蔣雷萍老師帶來了兩節(jié)精彩的珠心算示范課。紀老師執(zhí)教一年級的《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一課,課堂上她巧妙地將動畫情境和課堂教學串聯(lián),學生興趣盎然,學習熱情高漲。在教學中,她注重把數學知識和珠心算教學相互融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次分明,在擺小棒的過程中自然過渡到珠心算教學,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體現(xiàn)了學科融合的優(yōu)越性。
第二節(jié)課由華羅庚實驗學校蔣雷萍老師執(zhí)教一年級的《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一課。蔣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先創(chuàng)境設標再活動建構接著當堂達標最后回顧反思,在引導學生梳理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撥珠方法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教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訓練扎實有效。
二、專題講座 領航促思
兩節(jié)精彩的展示課后,華羅庚實驗學校王益琴老師作了《新課標背景下的珠心算教學》的專題講座,她從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三方面解讀了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進行珠心算教學。王老師指出:珠心算教學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學科體系,體現(xiàn)數學學科特征,關注數學學科發(fā)展前沿與數學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彩的發(fā)言贏得了老師們的陣陣掌聲,與會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緊接著,金壇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房小科老師圍繞“珠心算教學新動向”這個主題做了專題講座?!皩W生的珠心算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珠心算學習的重要方式。這樣的學習經驗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span>
房老師強調:要強化珠心算的育人價值。學習珠心算可以促進潛能開發(fā),獲得學習經驗。
三、主題沙龍 思維碰撞
聆聽完兩場引人深思的專題講座后,與會的全體老師就“幼小銜接視域下看珠心算教學”進行了主題沙龍。大家圍繞“珠心算的育人價值”、“幼兒園要不要提前學珠心算”、“為了更好地幼小銜接,一年級數學老師可以做哪些工作”這三個話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老師們一致認為,珠心算教學是汲取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數學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不僅有著科學的理論依據、新穎的改革思路、獨特的教學方法,而且有著驚人的教學效果,所以它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而幼小銜接是學前教育銜接中最后一段階段性的工作,也是幼兒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珠心算對幼小銜接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珠心算課堂通過游戲、推理、競賽、互動、鼓勵等方式,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有自信,從而達到開心學習、擴展思維、開發(fā)大腦、快樂成長的目的。
撥珠聲清脆,三算音不絕。幼小初相遇,雙向赴美好。手指與算珠的碰撞,奏出了一個個美妙的音符。讓孩子們學珠心算、愛珠心算、受益于珠心算,幼小銜接視域下的珠心算教學將助力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金壇小數的珠心算教育實驗團隊將繼續(xù)探索,護航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
華羅庚實驗學校 周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