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9-02 信息發(fā)布:陳秋云 瀏覽量:1587次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伴隨著陣陣愜意的涼風,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年,即將踏上新的征程。為了更好地領會和貫徹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全面了解、準確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及主要變化,切實把新課標的理念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在暑期常州市教科院就組織轄市區(qū)教研員承擔本次培訓任務,落實培訓要求。2022年8月28日到8月31日,我區(qū)按常州市教科院要求,組織全區(qū)各校積極參加教材培訓,并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學習與研討活動。各小學及時下載學習資源分享到教研組內,安排各年級的老師們以“組內共同學習”和“個人深入研讀”的方式參與到培訓中。大家仔細聆聽各區(qū)教研員的講座,獲益匪淺。
把握新變化——解讀“學習任務群”
“什么是語文學習任務群?”“如何讓學習任務群在教學中落地生根?”這是很多一線教師心里的困惑。在本次培訓中,各年級負責指導的研訓員們都關注到了大家的需求,將“學習任務群”作為培訓的重點,并與本年級的教材結合起來,為一線老師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學習任務群”要有“整體性思維”和“大單元設計”。教師要打通通道,整合語文要素,搭建支架,嘗試轉化,以“單元”為單位設計有關聯(lián)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能力。這樣一來,就能有效改善語文課堂普遍存在的“教得過于細碎”的現(xiàn)狀,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研讀各目標——明晰“前后關聯(lián)”
語文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單元,不同的年級,語文要素有著螺旋上升的關系。講座中,研訓員們在解讀各年級的教材時,都會關聯(lián)到前后年級,提醒老師們要教好一篇課文,不僅僅是要讀懂這一課,讀懂這一單元,還必須明白這一單元語文要素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前面已經有了哪些鋪墊,后面又會有怎樣的提升。只有全面把握好前后各要素之間的關聯(lián),才能明確單元教學的定位,找到課文教學的切入點。
在研訓員們的指導下,老師們更加明確了語文要素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一冊書中,單元內部、單元之間閱讀表達要素是有機聯(lián)系的;不同年級之間,語文要素是協(xié)同推進的。如中年級年級習作中“寫清楚”的要求,就是為五年級習作“學習用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來寫具體”打好了基礎。由此可見,各冊教材的目標是一個整體,只有厘清它們之間互相關聯(lián)、互相促進的關系,才能把語文課上得明明白白。
圍繞大單元——改進“學習評價”
培訓中,各區(qū)研訓員們除了幫助大家梳理本冊教材各單元的主題及語文要素外,還結合了具體的課例,闡述了如何讓各要素融入到大單元任務群中,去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老師們要設計具有真實意義的情景任務,建立兒童、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其次,要設計以學習為主線的實踐活動,支持兒童創(chuàng)造性學習。再者,要探索以典型任務為內容的測評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總而言之,單元測評要突出整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要與單元內容相一致,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語文要素、詞語積累運用、口語交際、習作等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任務。
此外,教師還要精心設計“整本書閱讀”的任務群,融合各要素,把握好梯度,特別要關注任務群中的基于真實學習情境的“表達訓練”,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場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精彩講座,仿佛是一汩汩澄澈甘甜的泉水,賦予了教師成長的力量。培訓中,老師們聚精會神地學習著,記錄著。結束后,大家還意猶未盡,互相交流,感觸頗多。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毙抡n標的學習和內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新的學期,金壇小語人將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實踐中,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要旨和深刻內涵,打開更廣闊的視野,打造更高效的課堂,開辟出金壇小語的新氣象。
(金壇區(qū)直溪小學 陳元元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