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05 信息發(fā)布:錢荷琴 瀏覽量:2073次
為加強對我區(qū)小學英語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小學英語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區(qū)域內小學英語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根據(jù)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小學英語學科工作計劃的安排,于4月30日至5月4日以線上視頻學習的方式開展了區(qū)小學英語新教師第五次培訓活動。
整個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觀看兩位教師對于cartoon time板塊的教學視頻,本次教學研討活動課題為小學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 和四年級下冊 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 的cartoon time板塊,分別由朱林中心小學的蔣樂老師和涑瀆小學周佳逸老師執(zhí)教;二是觀看諸葛云老師和潘萬儀老師的微講座視頻;三是新教師們在觀看視頻后進行學習心得的分享。
蔣樂老師的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 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一個大情境:Polly將要幫助心情不好的Bobby變得開心起來,巧妙地把Song time、Sound time和Cartoon time串聯(lián)在一起,每個版塊也對應一個主題意義。一明一暗兩條線進行教學,滲透助人為樂的價值觀教育。同時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細致地進行語音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最后進行價值感的總結和提升更是對本堂課的升華。
周佳逸老師的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參與度高。用Mike’s diary作為線索,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接近生活實際的真實情境,從日記中的事件引出板塊內容,并且貫穿主題意義的思考和提升。早上,Mike的心情不太好,因為房間亂糟糟的,因而在此版塊學習衣物的分類,同時學習名詞的單復數(shù)。操練問答句型Whose... is this/ are these? 由詞匯到句型,層層遞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可操作性強。下午Mike去了公園野餐,引出rhyme time學習內容,根據(jù)歌詞進行改編,趣味十足。晚上,Mike又觀看了卡通,在講解內容的同時著重主題意義的凝練,引導孩子禮貌待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板塊之間的銜接十分自然,又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訓練和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潘萬儀老師和諸葛云老師的分享給我們新教師提供了很多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的思路,深受啟發(fā)。首先,教學生活中要堅持去學習語言,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最高效的事情。其次,時代在發(fā)展,這也要求著每一位老師緊跟時代的步伐,了解國內外熱點事件,不斷擴充知識面。另外,我們也需要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抓住每一個機遇和挑戰(zhàn),不斷突破自己。
通過本次教研活動,使我們能博采眾長,凝聚智慧,引領教師反思,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教學離不開教研,有了“研”的陽光才能照亮教的方向;有了“研”的雨露才能涵養(yǎng)教的土壤。最美的成長在路上!
華城實驗小學春風分校 吳婷供稿